请选择出版社
请选择资助项目
-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(36)
- 中國出版集團學術著作出版資助項目(25)
- 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資助(24)
-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資助(23)
-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(17)
- 國家出版基金項目(12)
- 全國古籍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資助(6)
- 美國哈佛燕京學社和美國布魯斯基金會資助(5)
- 南京大學“985工程”三期資助項目;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資助項目(3)
- 中華學術文庫專項出版基金(2)
- “十五”國家出版規劃項目;華夏英才基金資助出版‘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出版(1)
-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一般項目“秦漢時期未成年人生活研究”最終成果(1)
-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“中古文獻異文的語言學考察”階段性成果;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項目“中古史書異文研究”成果;浙江大學“董氏文史哲學研究獎勵基金”項目“中古史書異文研究”成果;浙江大學“二一一工程”項目“古代文化典籍整理、研究與保護”成果(1)
- 浙江省百項檔案編研精品工程;海寧檔案編研輯刊(1)
- 南京大學“985工程”三期資助項目;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資助項目;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“域外漢籍與宋代文學研究”階段性成果(1)
- 南京大學“985工程”三期資助項目;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資助項目;國家社科基金項目“唱和詩詞研究”成果(1)
- 全國高校古籍整理委員會資助項目(1)
- 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;國家古籍整理規劃資助項目(1)
- 國家“萬人計劃”青年拔尖人才項目階段性成果;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“域外漢籍與六朝隋唐文學綜合研究”(10CZW037)最終成果;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(PAPD);南京大學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同創新中心資助項目;南京大學“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”出版資助項目;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資助(1)
- 法國外交部資助(1)
- 南京大學“985工程”三期資助項目;江蘇省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資助項目;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(1)
- 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工程項目(1)
- 國家“雙一流”擬建設學科“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藝術”資助項目;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“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”資助項目;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“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”資助項目(1)
- 200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“域外漢籍與宋代文學研究”最終成果;201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“唐宋詩日本古注本與唐宋文學研究”階段性成果;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;南京大學“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協同創新中心”資助項目;南京大學“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”出版資助項目(1)
- 國家“雙一流”擬建設學科“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藝術”資助項目;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“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”資助項目;江蘇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“中國文學與東亞文明”資助項目;南京大學域外漢籍研究所專刊(1)
学术著作
-
中國銅器綜述
陳夢家 著
-
三國兵争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
宋杰 著
-
兩淮私鹽與地方社會:1736—1861
吴海波 著
-
唐代碑志文研究
徐海容 著
-
清代中泰關係
王巨新 著
-
中外舊約章補編(清朝)
郭衛東 編
-
《玉臺新詠》與南朝文學
傅剛 著
-
性别、身份和文本——朝鮮女性文學文獻研究
俞士玲 著
-
中國文學中的印度形象研究
王汝良 著
-
“此子生中國”——朝鮮文人許筠研究
左江 著
-
學業、革命與前程——大轉局中的清末浙江學生(1901—1911)
劉訓華 著
-
秦漢兒童的世界
王子今 著
-
文化權力與政治文化——宋金元時期的《中庸》與道統問題
[德]蘇費翔、[美]田浩 著
-
張載——十一世紀中國唯物主義哲學家
張岱年 著
-
宋元明清哲學史提綱
張岱年 著
推荐阅读
-
来自:文史 2012年第3輯(總第100輯) 作者:李家浩(Li Jiahao) 著
在殷墟甲骨刻辭中,有四方神名和四方風名,已有許多學者討論過,本文擬就其中的北方神名“勹”字的釋讀,談一點粗淺看法,並在此基礎上,對戰國文字中幾個从“勹”得聲之字的釋讀進行討論。不妥之處,敬請方家指教。殷墟甲骨刻辭中的四方神名和四方風名,見於《甲骨文合集》14294號大牛胛骨和14295號大龜腹甲,現將其有關文字釋寫於下:東方曰析,鳳(風)曰𫩻(協)。南方曰因,鳳(風)曰𡵂。西方曰𠀟(韋),鳳(風)曰彝。〔北方曰〕勹,鳳(風)曰伇。(《合集》14294號)辛亥卜,内貞:帝(禘)于北方,〔北方〕曰勹,鳳(風)曰伇,𠦪(禱)〔年〕...
-
来自:文史 1981年第2輯(總第12輯) 作者:陈铁民 著
储光羲是盛唐的山水田园诗人,在当时颇有声名。唐殷璠《河岳英灵集》说:“储公诗格高调逸,趣远情深,削尽常言;挟风雅之迹,浩然之气。”唐顾况《监察御史储公集序》说:“开元十四年,严黄门知考功,以鲁国储公进士高第,与崔国辅员外、綦毋潜著作同时。其明年擢第,常建少府,王龙标昌龄,此数人皆当时之秀,而待御(指储光羲,官至监察御史,故云)声价隐隐躏轹诸子。”但两《唐书》都没有储光羲的传,他的生平事迹,唐、宋人仅有一些简短、零星的记载,因此我们所知甚少。近读马茂元先生《唐诗札丛》(载《中华文史论丛》一九七九年第四辑)中《储光羲里贯及生平事迹考略》一节,感到颇受启发,可增多我们对储光羲生平的了解。但也嫌...
-
来自:文史 1988年第3輯(總第31輯) 作者:戴建國 著
宋代在總結前代司法經驗的基礎上,製定出一套較爲完整的刑事審判制度,包括審判管轄、審判機構的組成、法官回避、法律起訴及審判程序等幾個方面。現逐一述論如下。(一)審判管轄宋代的審判管轄大致可分爲級别管轄、專門管轄和地區管轄三種。1、級别管轄縣級審判權限爲杖以下罪(包括杖罪),只能對杖以下案的判決發生法律效力。“杖罪以下,縣長吏決遣”。南宋胡太初説:“縣無甚重之刑,小則訊,大則決,又大則止於杖一百而已。”徒以上案,須將案情審理清楚,寫出初步處理意見,送州,由州作正式判決。《慶元條法事類》卷七三《決遣·斷獄令》:“杖以下,縣決之,徒以上……及應奏者,并須追證勘結圓備,方得送州。”宋代謂之“結解”...
-
来自:文史 1978年第1輯(總第5輯) 作者:谢国桢 著
是书二十卷,清营山白萼联撰。一九六三年国庆节前后,余因增订拙辑《晚明史籍考》,由金陵赴杭州,读书于孤山浙江图书馆,旅居湖滨旅社,每日早出晚归,阅读之暇,凭栏远眺,湖水苍芒,一望无际,晚则由岳坟经昭庆寺,散步而返,时则斜阳在树,花木悠然,湖光山色饱我眼中,遂至延龄路旧书店购得是书,旋至清和坊面馆吃面,薄醉而归,灯下读之,亦是一适。是书凡二十卷,清四川营山白萼联撰,萼联字渔安,拔贡生,当嘉庆初川陕楚教军事起,著者由蜀入浙记其见闻,并读书笔记,为其原稿本。前十卷记其由蜀宦游浙江之事;后十卷则摘录白乐天、苏东坡诸家有关武林文献之诗文,钞撮成篇,无甚可取。后附其曾祖白不淄锦山氏《偶园文集》不分卷一...
-
来自:文史 1982年第2輯(總第14輯) 作者:袁行云 著
《二十四史》中的《魏书》,以东魏为正统,而略于比东魏时间还久的西魏。这个偏向,宋理辨异》六卷(据《桐城耆旧传》。内《战国策释地》今刊本为张琦撰,卷数与此不同)和《顾亭林年谱》(阮亨《瀛舟笔谈》卷七。甘熙《白下琐言》卷八云,此稿后归何绍基为张穆撰《顾谱》所本,非是),校有方以智《通雅》(据凌廷堪《校礼堂诗集》卷十三赠方谷存诗原注),均未刊。他在乾隆五十三年纂修《南昌府志》(据《豫章考序》。谢启昆赠诗“豫章志几册”,盖指此),乾隆五十五年在毕沅署中与章学诚同纂《湖北通志》(《敬孚类稿》卷二《校刊湖北通志检存稿序》记章学诚受毕沅之聘修湖北通志,“视同事诸人除其老友桐城胡雒君征士虔志同道合外,概...
-
来自:文史 1983年第4輯(總第20輯) 作者:王宗维 著
我国设置属国的年代比较早,至少在秦代已经形成一种简略的制度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:“典客,秦官,掌归义蛮夷,有丞。”又载:“典属国,秦官,掌蛮夷降者。”这说明秦朝政府已经设立专门官员,接待来京的边疆少数民族首领,管理归附部落的事务。西汉初年,上郡已有龟兹属国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上郡条:“龟兹,属国都尉治。”注引应劭语:“龟兹国人来降,因以名县。”师古注:“龟兹国人来降附者,处之于此,故以名云。”西汉初年,西域地方为匈奴所控制。上郡虽为秦辟设,但秦亡以后,被匈奴占领,汉朝不可能处龟兹归附部落于匈奴管辖地区而设立属国。在此以前,只有秦统一后在此设立郡县,戍守边塞。因此,龟兹属国应是秦朝为安置龟...
-
来自:文史 1980年第1輯(總第8輯) 作者:黄永年 著
记述安史之乱的文献里,有“羯胡”、“柘羯”等名词。陈寅恪先生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根据《大唐西域记》所说飒秣建国(康国)“兵马强盛,多是赭羯之人,其性勇烈,视死如归”,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所说安国“募勇健者为柘羯,柘羯犹中国言战士也”,石国“或曰柘支,曰柘析,曰赭时”,而康国及其支属安国、石国都是中亚月氏种昭武九姓胡,因而认为文献里的“羯胡”、“柘羯”都是指昭武九姓胡,又认为当时河朔地区已有多数昭武九姓胡等中亚胡人,这些人勇健善战,是安史武装集团的主力。陈先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可尊敬的老专家,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》是一部史学名著。但上面这个说法,我认为还需要商榷。根据记载,唐代杂居在河朔...
-
来自:文史 1980年第1輯(總第10輯) 作者:周清澍 著
汪古一名在蒙古侵金之后才开始出现,关于它的来源和族属,国内外已有一些专题研究,较著者有白鸟库吉、王国维的鞑靼——蒙古说,有箭内亘、樱井益雄的突厥说,还有小野川秀美的羌族说,长期争论未决。本文准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,提出一些看法以供研究者参考。元成宗大德九年(1305),阎复专为汪古部首领所写的《驸马高唐忠献王碑》说:谨按家传,系出沙陀雁门节度之后。始祖卜国,汪古部人,世为部长。“沙陀雁门节度”就是指沙陀人李克用。李克用曾任唐朝雁门节度使,死后葬在雁门(今山西代县),所以《阎碑》称为“沙陀雁门节度”。屠寄毫无保留地接受了这一说法,并据沙陀的历史记载,加上“本西突厥别部处月种”一句。这种说法...